发布日期:2023-10-03
婦聯勵苑關注年青夫妻家庭暴力事件+ 查看更多
婦聯勵苑關注年青夫妻家庭暴力事件
+ 查看更多
發佈日期:2023-02-16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勵苑主任何歡顏關注近日本澳接連發生兩宗家暴案件,一宗涉及男方在年幼子女面前對女方進行施虐行為,另一宗丈夫更是毆打妻子及年幼女兒,對受虐者的身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些暴力行為必須嚴厲譴責。她鼓勵大眾要抱持暴力零容忍的態度,強調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並促請當局儘快完成《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的第二個三年執行情況審視報告,以此優化相關的法律規定、執法指引及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推動家暴零容忍。
何歡顏指,雖然據保安司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當局處理家庭成員之間傷害行為的專案調查案件共 53 宗,比去年同期減少 16 宗,但個案數量仍然較疫情前高,社會仍需要對預防及打擊家暴行為持續關注。
綜合兩宗家暴案件,起因竟只為一些生活瑣事便受害者施暴,其中一案的暴力甚至延伸至年僅一歲多的幼兒,其行為令公眾為之嘩然,反映社區中存在著家庭暴力的風險。另外,據婦聯勵苑入住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2年間共有216人次的受虐者入住,當中近半成攜同子女入住,子女平均年齡為6歲,足見家庭暴力往往牽連下一代,破壞家庭關係和完整性,同時施暴者更會面臨刑事責任,更對子女成長及其家庭造成沒法挽回的局面。
何歡顏稱,綜合受虐庇護服務使用者的經驗,施虐者往往一旦有工作壓力以及婚姻出現狀況等,容易產生焦慮,當壓力沒適當緩解,容易引發負面情緒繼而訴諸暴力。她提醒男女交往至確立關係及共同生活,是對雙方感情的認同,不應以武力或高壓手段脅迫對方順從。她建議夫妻出現分歧時,應尋求協助,或與親友傾訴,或找專業的社會服務機構幫助,尋求可行辦法,以正向方式解決問題。
另外,從法律層面上,因以往案例顯示家暴行為大多有重覆性,除了要加強呼籲受虐者及知情者勇於舉報外,亦建議當局盡早完善並加強推廣“家事調解”制度的重要性,避免家庭糾紛演變成家暴行為。同時因應《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至今已生效六年多的時間,建議當局應盡快完成第二次三年審視報告,系統性檢視法律的執行情況,因應不同的家暴行為提供精準的保護和懲處,讓各項保障措施能切實執行,積極為構建和諧家庭,以及為婦幼權益提供更大的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