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耀鋒:關注防騙工作的開展及優化

發佈日期:2023-08-01


昨日立法會舉行全體大會,立法議員、婦聯之友協會理事長、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在議程前發言中關注「關注防騙工作的開展及優化」。近年,各類詐騙層出不窮,令市民防不勝防。參考司法警察局統計數據,2023年首兩月的電話詐騙和網絡詐騙數量大幅增加,與2022年同期相比升幅分別達到3.3倍及1.5倍,受騙個案的報導幾乎每日可見,造成的經濟損失數以千萬計,令居民聞「騙」色變;且騙徒手段卑劣,挑戰社會的道德底線,受騙居民不少涉及長者和未成年人士,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加重打擊罪案並嚴懲不法之徒,是居民的共同願望訴求。

誠然,政府當局在相關工作的開展一直不遺餘力,致力構建「預防、挽回、打擊」三結合的防治模式,並積極與社會團體及金融業界保持緊密合作,持續檢視和更新應對措施及宣傳方式,本人高度肯定有關部門工作的付出和努力。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詐騙手法推陳出新,近日更出現AI換臉等新型技術的詐騙案件,不但提升了市民受騙的機會,同時亦增加了治安部門防罪滅罪的複雜和難度。

因此,為助力政府優化工作開展,深植社會的防騙意識,馬耀鋒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與業界合作增強居民警覺。本澳電話詐騙個案的持續增加,且大部分騙案均與境外集團相關。雖然,在治安當局與流動網絡營辦商合作下,會對疑似詐騙電話的來電號碼前會加上00、853或+號,但仍有居民表示有關做法未及全面。建議治安及電訊當局與流動網絡營辦商溝通,強制全部外地來電均加上00、853或+號標示;並參考鄰近地區在今年5月起,針對特定來電會向用戶發送有關防騙資訊的語音提示或文字訊息的新做法,積極思考更多防騙提示的方式,助力市民提高防範詐騙電話的警覺。

二、科技強警提升防罪力度。隨著網絡應用的高度普及,留意到近年不少個案,透過附有超連結的手機短訊,引誘受害人登入網站,再竊取用戶資料進行詐騙。建議當局研發或引入針對網絡詐騙連結的搜索器及應用程式,將當局收集及已識別為詐騙網站的網址,將涉嫌進行詐騙的電話號碼封鎖或停止服務,並阻截用戶登入和撥通,以加強預防效果;同時,建議設置舉報懷疑詐騙電話及網站連結的平台,加強各方溝通和宣傳,發揮警民合作,提升當局的應對能力和速度。

三、互聯互通釋除居民疑惑。因「公檢法」詐騙的猖獗,居民對於自稱內地公共部門的電話普遍持高度警剔,或直接中斷通話,體現出當局宣教工作的成效。惟本人辦事處近日接收到數宗居民求助,稱收到公檢法的通知或傳喚,指其涉及一些案件,他們表示自己沒有作出違法行為,擔心跌入「公檢法」詐騙陷阱。經多途查證後,才確實相關通知由內地公共部門發出,顯示詐騙問題已對兩地正常公務往來造成影響。建議當局可進一步發揮兩地資訊互通機制,構建居民涉內地事務的官方查詢平台,或由政府藉電子政務方式作出通知或提醒,以提升資訊的可信性及覆核的便利性,釋除居民與內地公共部門通訊的疑慮。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