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新口岸社區垃圾分類回收

發佈日期:2023-10-13

中區社諮委、婦聯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關艷娟表示,本澳近年的環境保護法規和垃圾回收處理工作持續改進。但在社區分類垃圾回收服務範疇,有新口岸居民反映,該區目前只有“回歸博物館”一個臨時的環保加FUN站,在星期五下午4:30到8:30進行回收分類垃圾,而且居民基本不知道這個臨時回收點和回收時間。商舖和寫字樓每天產生的大量紙皮箱、居民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都是直接送堆填區或焚化爐,浪費垃圾堆填空間和增加焚化成本。為此,她建議:

1. 以回收服務使用者的用戶體驗和最低綜合回收成本為導向,在新口岸區設立固定的環保加FUN站,設立固定的廚餘垃圾回收系統。
2. 向區內屋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方法、回收地點、回收時間,介紹澳門的垃圾回收資訊,持續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和回收的動機。 
3. 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2030年目標為參考,利用本澳大學的設計和科研,設計一體化的智慧社區垃圾回收流程,研發先進的在地化回收技術和回收物再利用技術。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