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好家園冀當局加強監控物價及盡早完成「消保法」立法

發佈日期:2020-05-06
【華僑報專訪】共建好家園協會舉辦時政論壇,反映物價及使用電子消費卡問題。對於消委會取銷來來超市「誠信店」資格,議員黃潔貞認為,可對商戶啟動警惕作用。
不少居民擔憂物價只升不跌,未來生活壓力百上加斤。而對於「來來」被取銷「誠信店」資格,黃潔貞認為做法可起警惕作用,冀商戶明白消費卡推出的初衷,藉此自我反省及檢視,某程度上亦讓消費者認清商戶狀況。
她希望當局推出更多平台,公開有關商戶價格情況及接收市民意見,加強監控物價;盡早完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細則性審議,以及為《反壟斷法》訂下工作時間表,防止「聯合定價」等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
對於有意見建議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剔除抬價商戶,黃潔貞表示,現時首階段消費卡剛投入使用,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認同當局需要持續觀察修正,檢視首階段使用的情況,尤其是檢視是否達到政府推出消費卡的原意。
黃潔貞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活必需品及食品物價有所波動,為準確了解市面物價,好家園早在四月中旬成立「格價情報小組」,小組成員在本澳各區的商戶、超市及食店進行物價記錄,當中發現升降幅度不一,但消費卡使用後,升幅較為明顯;亦有部份商戶推出優惠前,先把原價提升,再以新價做優惠。有與會者認同當局取銷「誠信店」資格的做法,認為近期超市物價的確有明顯增加。有家庭主婦擔心消費卡是短暫性措施,現時一般物價只加不減,消費券使用完後經濟壓力可能會增大;也有意見認為今次消費券對規模大型的連鎖店有利,相反更需要幫助的小微企受惠較少。此外,有與會者建議要增加消費卡的線上交易紀錄查詢功能,讓居民更好地掌握自身的消費行為;以及增加消費時的語音提示功能,方便長者及視障人士。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