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園:多關心多體諒,鼓勵父親成為“神隊友”

發佈日期:2022-06-20


明日是父親節,共建好家園協會理事長黃潔貞祝一眾父親節日快樂,藉佳節到來呼籲社會鼓勵父親們成為“神隊友”,並一同關心眾“神隊友”們的身心健康。

黃潔貞指隨本澳社會發展,兩性在家庭中的關係越趨平等,夫婦雙方在家庭生活分工的界線逐漸模糊。現時,父親作為家庭經濟支柱外,同時是家中的維修師傅、IT達人及搬運工,身兼多職不在話下,髒活累活都是他的。相較過去,新一代父親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協助各式家務,主理煮飯、清潔、照顧子女及長者等,更是子女的陪玩專員,媽媽們尊稱他們為“神隊友”。

黃潔貞表示就近年所見,本澳大部份男性,特別年輕一輩,都是十分願意為家庭付出的“神隊友”,這都是社會各界推廣家事共分擔、推動家庭友善措施、落實五天男士有薪侍產假的成果。不過,由於男性的性格和成長環境令男性對家務事有欠積極,結婚或成為父親後的主動性或敏銳度不及女性,相對於“神隊友”,就是不願意承擔家務工作,或者食野唔做野,做野打爛野的“豬隊友”。實際上部分男性從少較少接觸家務,的確缺乏家務工作方面的技能及知識,但被標籤為“豬隊友”,甚至產生家庭衝突,影響家人感情,所以她認為對男性似乎有欠公允。



黃潔貞認為本澳大部份男性願意肩負家庭責任,只是較被動或技能不足。建議社會及女性多從提升主動性和敏銳度出發,鼓勵男性加強與妻子溝通,建立良好的家務共分擔機制。她指出近年政府開展多項家庭教育活動,讓妻子能進一步了解丈夫的性格和能力。建議持續加大本澳家庭教育的力度,強化丈夫的積極性,協助夫婦雙方在家庭生活上取得共適,以及研究專門為男性舉辦家務知識及技能課程。讓丈夫從心態到技能上,更好地成為家庭的“神隊友”,夫婦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黃潔貞續指本澳經濟不景氣,一眾父親心裡承受著很大壓力,容易誘發身心健康問題,卻有意逃避或獨自面對。而家人視父親為一家之主的既定印象,令他們未有發現父親的負面情緒及健康問題。她建議當局加強支持社會服務單位多作社區宣傳及心理輔導服,呼籲家人互相多關心多體諒,提升男性重視自身身心健康及主動求助意識。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