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倡拓寬路徑推動婦女參政議政

發佈日期:2021-01-29

【華僑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球婦女峰會提到「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反映我國對婦女事業的重視,更指明婦女在社會中的作用。身兼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婦聯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庄玲玲指,婦女參政議政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既是響應國際倡議推動婦女發展,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期望通過加強拓寬路徑、培養提拔和意識引導等,推動落實兩性平等,共建美好家園。
庄玲玲提到,今年是《澳門婦女發展目標》執行中期措施的首年,其中「婦女參與決策」領域提出目標包括賦予政治領域的權力,提升婦女參與公共決策的地位,具體是要提高公共行政及司法部門中領導階層的比例;及要推動社會組織實行措施,促使更多婦女擔任領導職位及增加所佔之比例,從而提升她們在企業及社會組織中的決策地位。
婦女人口在澳門佔比百分之五十三,庄玲玲認為兩性平等情況在不同領域都各有進步,這是政府的重視和包括婦聯在內等社團和社會共同努力推動的成果,但婦女參政議政一項在澳門仍未成為主流,性別視角未足以影響公共政策,多個重要指標亦未達到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提出至少佔百分之三十比例的最低標準。提升婦女參與公共事務的程度,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根據婦女數據資料庫顯示,包括行政會成員、立法會議員、政府主要官員、諮詢委員等,當中只有少數指標比例是接近百分之三十,部分重要架構現時沒有婦女代表,「玻璃天花」現象仍需改善。
為更好執行《婦女發展目標》和推動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庄玲玲提出三點建議。一、研究制定政策性保障。為婦女參與社會、參政議政拓寬路徑,由頂層架構牽頭帶動,由上而下推動,制定婦女代表的名額保障,以行動響應聯合國倡議;二、提升婦女參政議政質量。重視提升婦女自身素質,是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心任務。建議加強與社團、高校等機構合作,開辦相關專業課程,深化婦女發展研究,提供婦女領導力培養,發揮柔性智慧,提升公共政策的性別視角;三、推動落實「性別主流化」策略。先進性別文化的構建,是婦女參政議政的要義。建議通過宣講教育,加強兩性平等意識,重視家庭友善政策,發揮婦女優勢,為婦女更好參與社會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兩性平等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