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冀優化巴士車廂設施

發佈日期:2020-01-20
【澳門日報】去年本澳整體乘搭巴士人次達兩億,交諮委、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認為政府以“公交優先”作為交通政策主軸,提升巴士乘搭人數,但同時導致巴士擁擠或超載情況常現,有機會影響乘客安全。冀當局優化車廂空間,增加延伸性扶手,引入更多無障礙的設計元素,保障乘客平等使用公交服務的權利。長遠更要考慮巴士的承載力,避免發生任何交通意外。

呂綺穎指出,澳門地方細小,公交出行方便,成為市民旅客出行首選交通工具。但有市民反映,每到繁忙時段和節假日,巴士上總是迫滿乘客,甚至有不少乘客攜帶大型行李或體積較大的物件乘坐公交,導致車廂公共位置被佔用。雖然車長會提醒乘客往車廂尾部移動,以騰出更多空間讓候車乘客上車,但由於這些大型行李或物件已佔用車廂部分空間,加上車廂內扶手有限,擁擠下,企位乘客往往難以站穩,成為安全隱患。

呂綺穎認為,乘搭公交時攜帶大型物品當局有明確規範,但部分乘客仍抱僥倖心態,攜帶大型物件上車,嚴重影響車廂內部空間。希望局方和巴士公司合作,加強宣傳推廣,強化乘客意識,特別在使用量較大的巴士站張貼宣傳刊物,同時加強車長培訓,讓車長執行指引。另外,改善巴士內部設施,在巴士車廂的可行範圍內增加橫柱式扶手或延伸扶手,調整橫柱式扶手和懸掛式手環高度,優化已有的無障設施或引入新元素,照顧不同人士的乘搭需要。

呂綺穎表示,當局即將推出巴士“數人頭”功能,市民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實時了解巴士的載客量,及時轉車或改變出行計劃。認同當局利用智慧手段助居民出行更便捷,但對於紓緩巴士擠迫未必起到作用。希望當局續完善本澳公交服務,尤其今年正是“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二○一一至二○二○”最後一年,希望當局制訂新運輸政策時多採納各方意見,亦可研究增設以“企位為主,座位為輔”的公共巴士,提升車廂乘載空間,並配合特定時段使用,相信能幫助繁忙時段上班上學的居民。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