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3-20
婦聯冀城市規劃助跨代共融,促進家庭發展+ 查看更多
婦聯冀城市規劃助跨代共融,促進家庭發展
+ 查看更多
發佈日期:2022-06-16

2021人口普查詳細結果顯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0年間激增逾倍至八萬二千多人,佔總人口超過一成二,老化指數較10年前大升23%至83.7%,另外居民亦較過去晚婚晚育,去年出生率僅7.4‰,是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婦聯副理事長周惠儀認為,面對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齡化,以及兩性初婚年齡推遲等多重因素疊加下,將導致勞動力不足與撫養比率攀升,長遠不但對家庭照顧造成壓力,更會對社會的經濟、環境、醫療等方面產生負荷,需要當局高度關注,共同締造家庭友善環境、支持青年發展的“全齡友好”,回應社會需要。
周惠儀指出,城市人口的均衡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公共政策和前瞻的城市規劃。由於過往本澳未有完整和前瞻的城市規劃,因此各個社區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及至今年初政府公佈《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提到“積極建設澳門成為一個快樂、智慧、可持續及具韌性的城市”,為城市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她認為,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市民需求也會不斷變化,特別是針對城市休憩區、土地合理利用、居民居住和出行環境等,這些市民最貼身和最關心的問題,對於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家庭發展。因此,城市規劃既要能應對城市發展所需,更需符合居民、家庭所想,從公共設施配套等方面實現均衡發展,從而達至跨代共融、全齡友好。
周惠儀認為,今後本澳的城市規劃和社區設施配置,有必要以人口普查得出的數據作為參考基礎,以更好考慮不同群體對公共空間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獲得感。對於居民生活方面,未來需要合理分配各區公共設施,注重工作、居住、商業、娛樂、文化和休憩等多項城市機能在平面和立體空間的結合,做好土地複合利用工作,破解本澳用地瓶頸,提升居民生活素質和土地資源綜合效益。另外,她認為亦必須要重視本澳都市更新的進程,隨著“祐漢七幢樓群”項目有序推進,相信將為今後本澳的都更工作帶來經驗,期望政府配合總體規劃中各分區功能,同步對更多舊區開展都更前期研究工作,加快都市更新進度,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促進新舊共存、長幼共融的跨代共融城市,共建澳門美好家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