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母親節快閃表愛意

發佈日期:2021-05-09

 
    【澳門日報】婦聯昨舉辦“母親節快閃表愛意”街頭送花活動,在全澳十五個站點向居民送贈二萬枝香皂花,並向各母親送上節日問候和祝福。
    婦聯副理事長黃潔貞表示,未來會透過推動開展親職教育工作,提高社會重視青少年與父母相處的問題,讓家長能與子女有有效的溝通。同時,透過構建社團與家校合作的網絡,入校開展心理治療、家長工作坊等相關課程,為家長與子女提供互相了解的平台,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
    快閃活動昨日在水坑尾、筷子基、新橋、黑沙環、氹仔和石排灣等十五個站點舉行,下午約二時十五分,黃潔貞、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何凱玲、周惠儀,共建好家園副理事長施妮娜等到筷子基一帶向居民送上節日祝福。

    疫下母親承壓加大
    黃潔貞受訪稱,母親節送花活動已為第十年舉辦,旨為透過贈送花朵及提供大型相框等道具,表達對母愛的敬意和送上節日問候、祝福。是次共組織逾百名親子、青年及婦女義工到本澳各區參與活動,成效顯著。又稱發現疫情下母親承擔的壓力比過往大,除以往一直都存在的工作、子女管教壓力外,難以聘請家傭無法緩和照顧家庭的壓力都有所增加,婦聯透過開展各類活動、心理輔導等協助父母疏導自身情緒,也透過向政府提出建議期望可加強支援雙職家庭、新手父母在照顧家庭的情況,從而減低發生家庭糾紛的機會。
    她稱,留意到政府今年優化了托兒服務,兩歲以上的托額相當充足,也把半日托服務全面取消轉為全日托,一定程度減輕了雙職家庭照顧幼兒的壓力,但部分區份的托額仍未能滿足家庭需要,故該會將繼續推動政府持續深化相關工作,為社會營造更好的支援家庭氛圍。

    青少與父母磨擦增
    有關疫情下青少年與父母的相處增加磨擦,施妮娜補充稱,一直都有從不同方面關注青少年的問題,不少調查都指出疫情下青年人對人際關係、學習壓力等,都有着前所未見的變化,故都有開展不同工作以減輕青少年的學習壓力,以及提供其職場競爭力,如提供模擬面試、協助撰寫履歷、實習計劃等,期望藉此協助青年紓緩壓力,減輕心理情緒狀況。
    至於青少年與父母因疫情多了磨擦的問題,主要在疫情爆發後比較突出,但隨着現今疫情逐漸緩和情況持續改善,暫未有收到特別多的求助個案。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