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講座助教師調節壓力

發佈日期:2022-07-07


由婦聯心理治療中心與衛生局合辦的教師培訓講座項目,早前與創新中學合作舉行了“家校社融合、健康進校園”的校園心理健康推廣工作,由該中心的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陳雪盈及馮正安,到校為教師們宣揚心理健康的資訊。
    
是次內容共分為兩場,對象均為教師。第一場培訓講座主要講解壓力的知識、檢測、管理及一些放鬆方法,第二場則主要講解如何在職場上做到有效溝通。
    
在主題為“壓力下情緒調節”的第一場培訓講座中,講者首先講解壓力是一種刺激的反應,或是為迎合環境要求所產生的一種自我調節。當產生壓力時,情緒、行為及認知都會受影響,例如脾氣暴躁、睡眠不足或過量及記憶力變差等影響。另外,講者亦分享了一些減壓方法,包括首先要明白壓力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要釐清壓力源,才能從疑懼的情緒中跳脫出來,從根本着手,移除壓力。針對能有所作為的部份,採取實際的行動,而無法掌控的部份,則不要浪費精力去煩悶。講者也建議要嘗試改變看待壓力的心態、自我信心喊話,正向的能量一開啟,面對問題的力量也會慢慢釋放出來。
    
第二場培訓講座主題為“同事三分親”,講者提供了一些適當的溝通技巧,例如合適的自我分享、肯定與稱讚、提問與回應及學習新事物來增加同事間的話題。此外,以影片的方式帶出四個人際關係的技巧,第一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第二是給予真誠的讚美及感謝,第三是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第四是衷心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另外,講者亦提及同理心在溝通的重要性,同理心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對方感受到被關懷。
    
講者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而只有正視情緒才能真正理解它,讓情緒變成能使人生更好的一部分。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對方感到舒適及尊重,並站在對方的立場或角度思考,從而得到有效的溝通。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