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07
陳皚臻:城市規劃應注重公共開放空間+ 查看更多
陳皚臻:城市規劃應注重公共開放空間
+ 查看更多
發佈日期:2021-09-10

《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下簡稱“草案”)已於今年四月公布諮詢總結報告,待行政長官批準後,本澳首份城市總體規劃將落實出台。中區社諮會委員、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理事長陳皚臻認為,城市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公共開放空間的建設,建議政府訂立人均公共開放空間指標,將高空綠化納入可持續城市設計指引中,令本澳成為一個快樂、宜居、可持續的城市。
陳皚臻表示,本澳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地區人口密度全球最高,相對應的城市空間佈局、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都市防災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而“草案”是根據第12/2013號法律《都市規劃法》進行編製,期望總體城市規劃能夠為詳細規劃提供發展藍圖。在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透過對土地使用的部署及社區空間的規劃,保障居民有足夠的公共空間遊玩和休憩,讓市民在城市的繁囂中能有一片靜土。
陳皚臻指出,“草案”列明未來“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將佔本澳土地的百分之八。然而,按照二〇四〇年人口八十萬的預測模型推算,未來澳門人均公共空間只有三點六四平方米,與新加坡的七點六平方米人均公共空間仍有一段距離。為保障公共空間面積,他建議政府設立“人均公共開放空間指標”,以新城A區為示範區,在該區建設中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預留公共空間,令下一代能在足夠開放空間的社區內成長。未來在推動舊區重整時,亦可參照有關指標,規劃屬於居民的開放空間。
陳皚臻續指,推動高空綠化,打造綠化天台亦是增加開放空間的途徑。綠化天台既不會與地面發展形成衝突,能最大程度集約土地,同時亦有美化建築物、降溫、過濾空氣的作用。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上海在二〇一八年已透過立法增加綠化天台的數量,香港在過去十年已有百分之四十的新建樓宇含有高空綠化元素。相比之下,澳門在高空綠化的推廣上相對滯後。故此,他建議特區政府將高空綠化納入可持續的城市設計指引中,並且發揮領頭羊作用,率先將公共建設的綠化天台打造成公共開放空間。另外,他建議政府研究對建設高空綠化的建築物,提供政策優惠,鼓勵承建商應用高空綠化技
陳皚臻表示,本澳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地區人口密度全球最高,相對應的城市空間佈局、交通運輸、基礎建設、都市防災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而“草案”是根據第12/2013號法律《都市規劃法》進行編製,期望總體城市規劃能夠為詳細規劃提供發展藍圖。在城市高速發展的同時,透過對土地使用的部署及社區空間的規劃,保障居民有足夠的公共空間遊玩和休憩,讓市民在城市的繁囂中能有一片靜土。
陳皚臻指出,“草案”列明未來“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將佔本澳土地的百分之八。然而,按照二〇四〇年人口八十萬的預測模型推算,未來澳門人均公共空間只有三點六四平方米,與新加坡的七點六平方米人均公共空間仍有一段距離。為保障公共空間面積,他建議政府設立“人均公共開放空間指標”,以新城A區為示範區,在該區建設中按照一定的比例來預留公共空間,令下一代能在足夠開放空間的社區內成長。未來在推動舊區重整時,亦可參照有關指標,規劃屬於居民的開放空間。
陳皚臻續指,推動高空綠化,打造綠化天台亦是增加開放空間的途徑。綠化天台既不會與地面發展形成衝突,能最大程度集約土地,同時亦有美化建築物、降溫、過濾空氣的作用。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上海在二〇一八年已透過立法增加綠化天台的數量,香港在過去十年已有百分之四十的新建樓宇含有高空綠化元素。相比之下,澳門在高空綠化的推廣上相對滯後。故此,他建議特區政府將高空綠化納入可持續的城市設計指引中,並且發揮領頭羊作用,率先將公共建設的綠化天台打造成公共開放空間。另外,他建議政府研究對建設高空綠化的建築物,提供政策優惠,鼓勵承建商應用高空綠化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