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05
馬耀鋒關注本澳AED普及進度+ 查看更多
馬耀鋒關注本澳AED普及進度
+ 查看更多
發佈日期:2022-10-09

根據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公佈數據顯示,本澳患有心血管及相關疾病的人數逐年上升,截至2019年已登記病人達11.8萬人,過去五年平均增幅達7.4%,心臟驟停的不幸事件時有發生;加上本澳旅遊城市的定位,隨著旅客流量增多,更是加大了相關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為了讓本澳居民及旅客的生命安全有多一層保障,政府有必要進一步推動在澳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設置和普及,打造真正「安心」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國際間普遍認為,心臟驟停急救的黃金期是病發後的四分鐘內,有研究指出若能在心跳停止的一分鐘內給予電擊,心跳回復的機率將高達九成。因此,要讓AED的設置發揮有效作用,其廣泛、充足的分佈至關重要,當遇突發事件方可及時取得並使用。參考衛健委近日印發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指南(試行)》,當中要求地方部門就院外心臟驟停發生率、人口數量、密度及流量等因素對AED配置進行科學規劃;而大灣區城市之一的深圳,更早於2017年將“公眾電除顫計畫”納入市政府民生重點工程,並計劃在5-10年內實現每10萬服務人口配備100台AED的目標。
特區政府過去曾透過教育發展基金資助澳門學校在校內添置AED,並與團體合作在本澳口岸、部份政府部門及銀行等地增設AED。然而,參考相關團體資助計劃提供的設置數量為76台,即每十萬名居民只獲配11.2台AED,與國際先進城市存在顯著差距;此外,AED設置亦面臨分配不均的情況,例如現時不少主要休憩區、公園或體育場地均未設有AED,青洲、黑沙環等密集居住區AED數量明顯不足,政府當局有必要就相關步行取得時間以及每十萬人口可獲分配數量等制定明確、科學的指標,為AED的合理設置訂定規範。
為此,馬耀鋒提出以下質詢:
1. 當局過去表示將鼓勵和支持公共部門及民間社團,於人流較多的地點安置AED,請問相關工作的進展為何[5]?澳門現時受政府資助的AED具體數量有多少?另外,因應國家近年對AED配置的推動,請問當局會否計
劃參考有關方向,為本澳AED配置制定步行取得時間以及每十萬人口可獲分配數量等數據指標?
2. 過去當局在回應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將為AED設置地點設計網上地圖,但參考現有資訊,僅見相關民間計劃就其轄下計劃製作網上地圖,居民對於澳門具體的AED獲取位置並不了解。請問當局未來會否完善有關工作,整合現時所有受政府資助及居民可獲取的AED地點製作統一官方地圖,並與「一戶通」合作分享有關資訊,為居民提供清晰的位置訊息?
3. 除充分配置AED外,普及相關急救知識同樣重要。請問當局除恆常支持民間機構推廣心肺復甦技能外,請問會否計劃與教育部門合作,就AED的認知、應用以及各類急救課程,因應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進行相適應的推廣和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