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2-01
馬耀鋒:優化「行程記錄」二維碼,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查看更多
馬耀鋒:優化「行程記錄」二維碼,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 查看更多
發佈日期:2022-01-25

立法議員馬耀鋒指,近半個月鄰近地區中山市及珠海市突然爆發新冠疫情,感染者的常住地區距離澳門較近,加上澳門有眾多市民和外僱需要經常往來珠澳兩地,讓疫情防控工作變得十分嚴峻。有見及此,特區政府即時調整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實施「24小時一檢」的通關安排,14天內曾到過有關地區的市民「健康碼」轉黃,以及加快推行掃「行程記錄」二維碼(下稱「場所碼」)工作等。當中相關部門期望透過使用手機軟件「澳門健康碼」掃「場所碼」,有助迅速掌握染疫者及密切接觸者的日常行動軌跡,以便快速應對。但對澳門市民來說是較為新穎的防疫措施,一時之間仍未能適應,且程式亦有待完善。
馬耀鋒認同行政法務司張永春司長於日前受訪時,說到:「冀社會理解,一些防疫措施總之出發點是正確,顧及到居民基本權利的保障,以及各方面的權利平衡,亦是法律需要達到的目的。」。可是,「場所碼」措施推出約一個星期以來,有市民反映使用時遇到不同問題,例如「場所碼」系統穩定度不足,曾數次無法進行掃碼;亦有市民反映使用相同手機協助家人掃「場所碼」後,不能準確分別顯示同行家人的行程;未能便利沒有手機的市民作行程記錄。同時,亦有曾目睹負責公共場所的保安人員,對「場所碼」的操作認識不足,出現只出示健康碼便放行的情況,影響措施的落實執行。
為了更好地完善本地防疫網,加強市民對相關措施的信心,推動市民主動使用「場所碼」,馬耀鋒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提高措施的認同度
不少市民已經習慣使用傳統的健康碼,加上不了解「場所碼」的操作,更特別關注反掃功能會否衍生個資洩漏的風險,故對「反掃操作」存有疑慮。建議在平衡防疫措施與保護個人私隱下,加強推廣「場所碼」,向市民解釋其與健康碼在用途及運作差異,強調反掃記錄內容沒有涉及任何個人資料,場所亦無法透過反掃工具,回顧或查閱有關的行程記錄,提升市民對「場所碼」及「反掃操作」的信心和認同度,提升措施的整體使用比率。
二、確保「場所碼」落實到位
農曆新年將至,人員往來漸趨頻繁。為完善防疫工作,政府有意研究“行程碼”推廣至私人實體。但現時仍有部分市民,特別是長者沒有使用智能手機或流動上網服務,須以反掃操作,登記行程。建議當局及早向私人場所的相關人員提供反掃操作指引,確保他們能熟練地協助有需要人士記錄行程;同時儘快擴展公共無線網絡的覆蓋面,為「掃碼」創造有利條件。
三、完善「場所碼」系統,便利準確查詢行程
建議在正式擴展「場所碼」至各私人場所前,須儘快對其系統進行容量升級,確保未來「場所碼」的使用量進一步上升時,減少出現失靈的情況;並優化行程記錄查詢功能,讓市民能準確查詢其出行記錄,以提升措施的精準度。
最後,抗疫工作是需要全民共同參與,藉此感謝義工團隊與政府合作協助市民下載及推廣「澳門健康碼程式系統」;亦再次呼籲全澳市民理解及認同落實“場所碼”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相信措施能夠幫助本澳抗逆成功,共建澳門健康家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