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貞促加快檢視及優化斑馬線

發佈日期:2021-07-06

【華僑報】立法議員黃潔貞表示,近日,本澳接連發生兩宗在學校周邊班馬線撞倒學童的交通意外,幸好兩宗意外沒造成嚴重傷亡,但班馬線原是作為讓行人安全過路的設施,卻成為不安全的地方,情況令社會關注。而據當局統計顯示,二零一零至二零二零年的交通意外數字,就有十三宗致命意外在斑馬線發生,班馬線的安全問題實在不容忽視。
 
現時全澳有超過二千條班馬線,有不少班馬線設置於轉彎位,又或部份班馬線旁的花圃和綠化帶植物容易遮擋駕駛者視線,對行人或駕駛者來說都會造成不便,增加班馬線通行的危險性。事實上,當局過去也承認,「一些斑馬線太窄,司機在轉彎未能發現行人,如果條件容許,希望適當將斑馬線移入內街;亦會在部份十字路口試行斜路班馬線等,提升行人過路效率。
 然而,當局自二零一九年起至今,只有合共六十二處班馬線完成檢視並制訂優化方案,其中四十處已完成優化,餘下還有二十二處仍等待展開工程,改善工作明顯較為緩慢。因應涉及班馬線的交通意外不時發生,社會期望當局能加快優化工作,減少班馬線設計的缺憾,為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出行環境。
 對此,她提出以下質詢︰
 一、根據交通事務局制定的《設置班馬線的原則》,班馬線應擁有清晰的人車視野。請問當局能否根據上述原則,加快優化現有班馬線特別是減少設置於轉彎位或受其他物體阻擋,加強對使用班馬線的人車安全保障?
 二、因應最近發生在班馬線及學校周邊的交通意外,當局未來能否在相關交通黑點或學校周邊設置智慧偵測系統,監測行人與車輛的班馬線通行情況,輔助警方執法與維持交通秩序,藉此加強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
 三、當局去年七月曾表示會選取鏡湖馬路與提督馬路十字路口、永定街十字路口這兩個位置作為試點,試行外地已有的斜向斑馬線,預料兩個月內可完成,但有關計劃至今仍未實施,請問原因為何?同時,未來還有那些相關規劃,平衡行人及駕駛者的出行需要?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