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貞倡兩醫院增核酸檢測點

發佈日期:2020-08-12
【華僑報】由今日起澳門居民進入內地各省市可以免14日醫學隔離,不過需持有效核酸檢測證明,議員黃潔貞建議政府和本澳兩間較有規模的醫院合作,在醫院內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分流人群和方便居民可以就近採樣,同時促請政府盡快公布內地各省市合資格檢測採樣醫療機構名單,方便進入內地後的澳門居民可以在認可的醫療機構獲得有效核酸檢測證明。
因應再有兒童咬斷檢測棉花棒,政府宣布由昨日起18歲以下人士須統一採用鼻咽拭子採樣,並安排至綜藝館作核檢。社會有不同意見,有人贊成,有市民反映。有市民認為新措施對象下調至10歲以下人士,因為一般小童在11、12歲已有自制能力,且統一以鼻咽拭子採樣反而會令小童更害怕。也有學生指昨日做完鼻咽拭子採樣後感到不適,她對措施有變後感到無奈,認為新措施對象可下調至12歲。
對於坊間認為嬰幼兒不應做核酸檢測,黃潔貞表示,現時進行核酸檢測的都是一些出入境需要或進入某些場所的必要健康證明,平時流感都是咽拭子的採樣,不分年齡層去做,所以她認為不應限定那些年齡段不應做,反而應從檢測過程中保證相關用品質量、操作人員的專業性,以及在場人員的協助方面著手作出完善。例如在平時進行檢測時遇到情緒不穩、不合作的小童時,需要多一位人員協助固定小童的頭部,因為若有父母在場,父母未必懂得如何更好地固定小童的頭部,以便工作員進行採樣,所以她建議在現有或新增的檢測站中,增設兒童和嬰兒專道,由經驗較豐富的醫護人員負責為嬰幼兒採樣。
她說,昨日政府亦表示已要求國檢公司提交事故報告,當局可以因應報告檢視2次事件究竟是人為、或是棉花棒質量、或是其他的原因所致,從中針對性作出改善。現在集中一個地方為兒童做檢測,可以令家長更安心。對於外判服務的檢測站,例如北安碼頭,以及未來綜藝館,當局都應委派醫護人員駐場進行監督外判工作,一旦發生狀況也可以即時作出反應和協助。
疫情常態化下,核酸檢測需求會增大,黃潔貞認為,除了綜藝館外,在澳門半島應有多一個核酸檢測站點,據她所知,目前也有醫院準備為居民提供核酸檢測預約服務,相關申請正在政府審批中,政府可以考慮參考內地做法,與現時本澳兩間規模較大、交通相對便捷的醫院,包括鏡湖和科大合作,在醫院內增設相關服務,方便區內居民就近做核酸檢測。
分享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