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月24日)立法會舉行全體會議,立法議員黃潔貞就本地醫療人員專業發展作出議程前發言。立法議員黃潔貞指,去年底,特區政府正式與北京協和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由北京協和醫院負責離島醫療綜合體的營運、管理和提供服務,同時推動特區政府將按照本地法制推動專門立法,社會對此抱有很大期望。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本澳專科醫療人資短缺情況一直持續,社會十分關注未來醫療人手上能否滿足需求。當中特別是護理人員為例,特區政府在第二個五年規劃中所訂定項目指標,2025年每千人口對應的護士比要達到4.2,與現時的3.8仍有一定差距。雖然隨著近期鏡湖護理學院將入駐離島醫療綜合體,以及去年理工學院護理專業與北京大學合作,收生增加有助緩解護理人資緊張問題,但隨著離島醫療綜合體將於2024年分階段落成啟用,距今不到3年時間,屆時將會有大量的人資缺位,反映相關培訓工作已迫在眉睫。此外,黃潔貞表示,社會文化司司長曾在立法會上表明,現時專科醫生仍然不足,雖然近年公營醫療體系已陸續開考專科培訓職缺,未來離島醫療綜合體工作的專科醫療人員也能將由北京協和醫院協助培訓,同樣私人及非牟利醫療人員亦有專科培訓的需求,適逢《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程式的施行細則》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無論社會及業界都期望當局能加快開展相關專科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根據現時政府公佈的初步方案,未來將會由協和醫院負責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但現時有關醫護人員的招聘與考核方式都未有定案,期望政府加快完成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並向社會公佈具體細節,讓有意參與的在職本地醫護,以及正就讀醫護專業的學生為未來職涯規劃做好準備。隨著《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程式的施行細則》的生效,以及未來離島醫療綜合體即將落成,建議當局為全澳醫療人員提供更多專科培訓、帶津專業發展與實習計劃,以及拓展實習機構及基地;加快提升本澳整體醫療質素。良好的醫療人員職業環境,是吸引和留住優秀醫療人才的重要途徑,建議當局加緊開展公、私與非牟利醫療人員的職程制度檢視及修訂工作,平衡包括未來離島醫療綜合體在內的公私營醫療人員的專業晉升與薪酬福利待遇;讓本澳公、私與非牟利醫療三方共同支撐的醫療環境得以持續。隨著人口老年化、A區及澳門新街坊的醫療服務、本澳高中畢業生減少及各專業人才競爭,未來各醫療人資是否能足以應對服務需求值得探究。加上按現時醫療人員專業及執業註冊制度規定只能短期引進,本非本地人員不能考取執業資格。建議人才委及時進行全澳醫療人員需求調查,全面掌握全澳的醫療人員需求情,精準引進、精準培訓,以滿足醫療服務需求。